專家專欄

A A A

能源教育推動在「非山非市」那拔國小看到深耕種子

洪國展 校長

臺南市新化區那拔國民小學


圖1 臺南市新化區那拔國民小學校園能源地圖

 

前言:
能源不外乎是現代科技文明發展後的重要依賴物質,不管潔淨能源或非潔淨能源,都是為求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能更舒適更便利。二十世紀起世界各國已經開始關注到居住環境受環境變遷極端氣候影響下,生活環境丕變已不是我們可以有效的掌握。能源的依賴度也日漸高升已變成不能脫離現代生活的一個要素。如何追求更有效率,對環境影響更小的能源提供方式是現階段追求的目標,國小教育者更要有前瞻的視野,提供給學子更前瞻更正確的知識與觀念,才能面對未來變化萬千的生活。

圖2 校內推動模式與校外推動模式

 

看見潔能發展契機

小型學校不像都會型大型學校有優質的學生可以教學,或是有強力的社會支援當後盾,大都是在教育資源的分配夾縫中,在有限的可掌握資源下運作下自立自強,為未來的國家人才默默地扎根付出。臺南市從最早的低碳城市開始,一系列的推動相關市政,到最近的綠能科技園區設置。臺南市那拔國小有效到此發展性,103年起一個校舍拆除重建工程可以進行大改造進行的契機,從一開始設計規劃到完工三年多的時間中,嘗試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適度地融入在建築規劃設計於學校環境之中,要走出一個不一樣的能源教育場域的觀點。除了綠建築的基本要求之外,更讓整體校園就是一個能源教學場域,不再決限於單一教室或是閒置空間的概念,舉凡:屋頂的太陽能光電,依地制宜的避雷系統,自然環境的樹蔭遮陽與自然採光通風、地面水的伏流、雨水回收再使用、教室節能設計等等。再搭配學校場域設計,大家協力的在相關的教學課程設計,階段性發展出風、水、雷、光等不同主題的校本特色課程,讓學生在校園走動過程中,可以更進一步的進行觀察與學習,體驗創能、節能的概念。

圖3 老師帶領學生共同完成社區的水資源地圖

 

潔能體趣

那拔國小能源教育推動這幾年下來,不管是校內還是校外,推動模式是系統式的點、線、面階段推動。

  1. 師資部分:在推動過程中,教學者學校最大的核心成員,校內教師群先有幾位核心教師開始,進而推進領域教師群,最後到校內全體教師,大家都能有基本正確地知能與專業。
  2. 策略結盟學校:由本校號召執行,尋求有興趣的學校老師一起來執行,再搭上成為結盟學校,最後再由相關地緣性周遭的關係形成地域性的聯盟學校,互相分享資源。
  3. 課程教學部分:由融入式點的教學開始,進入連貫式的主題教學,到全面式的校定特色課程。
  4. 教學內容:由最開始的校外參訪觀察交流活動,到自行開發設計、動手實作觀察體驗,課程設計規劃都儘量採取可以動手做的小教具來進行,結合區域中心,夥伴學校的創意分享,透過動手做的教學設計,讓參加者能更知道千變萬化的節能概念。
  5. 融入於自己的生活情境之中。
  6. 學校情境:從單一設計的教材教具,到校園中大型的整體硬體建築,遍布到學校整個校地環境,形成學校在地的能源場域地圖。
  7. 社區推廣:由學校中心開始,擴展至協助學校活動最多的志工媽媽,透過定期的志工讀書會培育社區的潔能小尖兵,進而走入到社區辦理活動讓有興趣的社區民眾一起來加入。

圖4 能源教育推廣至社區民眾一同認識學習

圖5 幼兒園學生介紹校園中最有特色的能源場域

 

潔能樂活

那拔國小這十幾年來,透過近年能源教育的扎實推動,從原先防災校園基地升級變成在地是自給的韌性防災校園,接續完成一塊拼圖。從原先的基礎應變處置,到現在全面式的面對無常的環境變化。建置夜間獨立式電源供應照明系統,提供夜間行動的安全性;運用潔電系統建置自主循環的生態教學農場提供師生乾淨的有機在地食材;擴充雨水收集系統的容量來留置,大量減少自來水的需求;移動式太陽能行動電源車,增加了能源處置的便利性;大面積的綠色草皮,提供更佳的地表透水及降溫的效果。能源教育在那拔不再只是課堂上的教材內容,而是在校園中可以看到具體實踐於生活上的使用,在無形之中對於環境及能源的依賴相對的友善許多。未來的環境是不可逆,唯有更珍惜資源更友善永續的愛護這個地球,才是未來可行的目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