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專欄

A A A

能源科技教育人才培育計畫第一期實施分享

在能源議題越來越受重視的今日,我們能為學生做些甚麼呢?本校執行高中職均質化已達五年之久,辦理科學推廣活動經驗豐富,已累積相當能量;綠能主題的融入,結合自然科與生活科技在校內課程執行,促進教師跨科專業成長,發展綠能教學活動與推廣。本校計畫是以STEM理論為架構,以專題式課程實施,議題鎖定在綠色能源並設計應用方式作為學習活動。

計畫執行主要成果有:

1.對一般課程的影響與延伸。

(1)資訊科技導入節能概念:原資訊科技課程內容難以與能源扣上關聯,由於本次計畫招募了資訊科技教師,在教學上做了突破 與創新,除了電腦使用習慣有助節能之外,零件效能的搭配選用,也影響著電腦運作的耗能程度。

(2) 校園警示裝置設計與製作:生活科技除了直接扣住太陽能主題的車與船製作,也延伸了校園中的警示裝置設計活動,課程中雖無針對能源進行分析與應用介紹,但提及了低科技的節能概念,是更具節能核心價值的設計想法。

2.樹立校園新地標。

太陽能燈與風力發電系統建置於本校的新大樓北側,該處為學生晚上留學校K書中心後要回家的必經之路,照亮同學天黑後的走道,三年下來,必定在學生的心中留下重要的席位。而在側的新大樓為物理、化學、生物、地科實驗室的所在處,一樓是本校舉辦大型研習、會議的常用地點,無論校外人士或校內師長也能輕易的發現該設備,新大樓的建築本身在本校本來就具有新穎性、未來性等特質。相信能源場域的建置,有機會成為校園內的新地標。

3.能源知識推廣。

透過教師及推廣志工學生,試著將能源議題融入各科教學氣氛中,營造校園的能源科技教育氛圍。確實建立同學能源相關概念,透過活動將其內化與學習,期待對學生的影響,是可以真正落實到日常節能生活。

4.能源課程生活化。

本計畫在學校內的實施對象含括高一的多元選修課程、高三的生活科技課、參與推廣活動的志工同學與科技應用社團學生,層面廣闊,涵蓋高一至高三同學,使能源科技教育能在校園中全面散開,使能源科技教育能在無形中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與態度。

5.學校的外交大使--科學街頭藝人。

在學生志工培訓的部分,目標是期望志工同學可以成為科學街頭藝人,能有自信且幽默的方式傳達能源相關的趣味活動,有效吸引民眾觀看並能從中獲得科學原理,以表演者身分定位自己,必須透過練習與揣摩方能完成一段精彩的演出,成果則是配合校慶園遊會擺設科學趣味攤位。

6.執行成效獲得社區認同。

社區推廣活動能與層面較廣的社區民眾接觸,但課程合作是能產生較強連結的互動方式,在能源科技教育內容的傳遞上也能加深加廣,所產生的影響力更為扎實穩固。本校在104年期間的暑假與梓官國中聯繫課程合作案,共40人蒞校進行三個半天的能源課程。後續永安國中主動聯繫,表示有意願與本校在104學年度的上學期,進行6次周末半天課程的科學課程合作案,將能源科技教育落實於國中端。

7.校本位特色課程的1.0版本。

本校計畫執行另有一項特點是能善用校內行政相關資源與活動,將能源科技教育活動融入各項活動中,在任何場合或形式均能呈現能源科技教育的蹤跡。舉例而言,趣味科學攤位是結合本校例行性園遊會,特色專屬攤位提供闖關遊戲;利用與社區夥伴學校的合作關係,請來岡山農工的校長與綠能講師至校分享與教學;國中生參訪活動中,導入能源科技教育;今年12月初的日本學生交流活動,其中有一節入班共同上課,也規劃了一門能源科技教育。本校能源科技人才培育計畫,教學推廣對象從國小到高中、社會大眾,從台灣到日本同學,並有校本位課程1.0版的產出,在同仁的推動下,校本位2.0精進版也即將產生,提昇能源知識及素養,培養更多能源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