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全國再生能源公民會議:艱澀的政策議題,也可以很好玩?
高銘志教授、陳慶耀特聘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台灣近期積極推動永續能源教育,各校也積極發展各種教材與教具。而我們的任務,便是發展傳統課堂講授式教學外,有沒有辦法用更「問題導向」的方式,與學生有更多的互動,並發展讓學生可瞭解台灣的能源轉型。
構思怎麼玩台灣能源轉型
在構思的過程當中,我們主要針對2016年政府所宣示的2025年幾項能源轉型政策的目標,當作起點。評估之後,發現50%天然氣發電、30%燃煤發電及0%的核電目標,相對比較單純,亦即透過台電及民營發電廠即可達成,比較難設計相關的課程互動活動。而20%的再生能源目標,由於涉及之利害關係人、科技、政策、制度等議題都相當複雜,看來有相當大可發揮的空間。
把學生當作成熟公民社會參與者的嘗試!
通常遇到這種課程互動遊戲,很多人會先想到,那不就玩桌遊就好?市面上也有很多能源議題的桌遊,透過這些桌遊,不就可以讓學生玩得很開心。但其實這些能源桌遊,向來有很多被能源專業人士所詬病的一些問題,如,往往會簡化現實環境、未必符合現況、過於簡單、玩得時間過長等問題。此時,我們想到這幾年國際間非常夯的公民咖啡館或針對氣候變遷、能源議題等公民會議,故是否我們可以仿照這些討論模式,創作一個微型的「全國再生能源公民會議」?讓同學可以扮演政策形成者、決策者、或再生能源業者,思考這些在他們日常生活當中整天讓他們傷腦筋頭痛的議題,而可以讓他們對綠能產業與政策有更深入的瞭解,特別是不要只是追逐著政治上只會批評不會建設,而是能夠有瞭解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設計之挑戰如何克服:深度與廣度如何兼具?
「天阿!要讓對能源似懂非懂的高中生、大學生,來碰觸這麼艱澀的議題,有沒有搞錯阿?」這恐怕是對很多教授,心中的疑問。各種能源議題的課程,如單單瞭解各種綠能科技,就需要花上一學期的課程,要在短短期間內,還要融入政策、法律的思考,甚至還要他們能發生互動,豈不是天方夜譚?
深度與廣度要如何兼顧,是本課程活動設計之困難。於是我們決定將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透過圖卡遊戲之方式為之,分別設計出三種卡片:
◆科技卡 (如屋頂型太陽光電、離岸風力發電、地熱發電)
◆問題卡:列出各種再生能源當前發展之挑戰(如:環保抗爭、民眾資金取得不易)
◆對策卡:列出各種政府研擬之因應對策(如:強化政府補貼等)
其中,問題卡與對策卡的背面,均提供該問題或對策之實際資料來源,並以QR code之方式呈現,讓同學在玩個過程當中,可有一些「暗示」或基本素材,以免議題過於艱澀!
更重要的是,在活動前,先有第一階段的導引活動,由我們兩位老師分別針對台灣能源轉型之科技與相關阻礙與問題,做第一階段的導引後,再讓同學進行分組討論活動。
› 第一階段
– 能源通識演講
– PBL問題背景說明與問題引導
– 小組自由討論、搜集資料
– 提出初步解決方式、小組分享
|
› 第二階段
– 針對前次初步解決方式或修正方案可行性進行報告
– 小組討論,針對解決方式所衍伸對環境、經濟、人文、法律、國安等影響進行評估
– 小組完整報告
|
有點意外?同學積極熱烈參與討論
我們設計完這個課程模組後,在應用時,最擔心的,就是擔憂學生興致缺缺,不想參與活動,導致討論無法進行,最終無法達成學習成效。但本課程模組,迄今已在實體課程上,至高雄大學、淡江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也至南一中、台中明道中學進行面對面之工作坊,發現到無論是否具備能源專業背景(如:淡江大學是通識課程,學生多不具備很深入的能源知識背景;高中生也多不具備高深的能源知識),或者學生彼此之間是否事先認識(如:工作坊下,學生大多不認識彼此),一旦啟動活動後,討論通常都相當熱烈。
甚至,我們也在疫情下,將相關卡片模組作改良,透過線上二場(每場超過一百五十人)透過google meet分組討論會議室的操作,一樣可以產生相對應的成果。大家均可以針對其有興趣的再生能源種類,討論出其目前在台灣發展的問題,並思考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絕對不要低估這一代年輕高中生、大學生的即時數位資訊蒐集能力
從這個課程模組中,我們發現到事先「預擬」一問題與解決方案卡片之模式,可以讓他們「不害怕」這樣的互動活動,畢竟他們已經有一些專業知識與方向可以當作開始。而他們在互動的過程當中,都有相關的關鍵字與卡片的QR CODE可隨時用手機查閱相關資訊,可以很快地不僅瞭解問題本身,也有創意地提出問題與解決方案。如,過去有學生考量生質能發電料源運送的成本,故建議直接在料源製造場址發電,而這恰巧就是當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之方向之一(「三、依土地使用管制規範,審酌區域發展與用地目的允許設置燃燒型生質能電廠,刪除應限制於工業區設置之規定。(修正條文第十五條)」 另外,甚至在高中的工作坊中,有同學便提到針對相關法規不足之處,可以「建請洪申翰立法委員協助修法」。同學很快地便透過快速的資料蒐集,瞭解到相關關注綠能之立法委員。這樣的發現,未來或許可以讓本課程模組,開發至其他更廣(如,淨零)或更具體(如:放射性廢棄物處置選址之問題與對策)之議題,讓學生更可以從玩的過程當中,瞭解跨領域且複雜之科技、政策、制度、民眾接受度等議題之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