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月號
分享電子報
蕭述三 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
活動現場為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蕭述三 教授於2024年11月2日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氫能是未來的能源明星嗎?】演講內容
閱讀更多
郭博堯 博士 中技社環經中心
人類經濟活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已造成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急速增加,而溫室氣體被認為可能是導致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加劇的主因。
得獎學生 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 / 陳衍霖、侯泫瑀、鄭宸昕、賴可兒
指導老師 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 / 賴思明、 林瑩芳
本裝置不採扇葉的風力發電方式, 而是風對阻流體造成的卡門渦街,製造共振效果引發電磁感應進而產生感應電流。
得獎學生 臺北市龍山國民中學 / 廖晨瑀、陳璟榮、顏永夏
指導老師 臺北市龍山國民中學 /謝昇達、 林進雄
本作品是運用物聯網技術, 所設計出來的新型追日太陽能發電模組。分為一主機及子機群, 首先主機偵測出太陽的方位, 再利用程式控制伺服馬達轉動方向和範圍, 而其餘的百葉型追日太陽能發電模組的太陽能板, 因訊號的連接亦同步轉向, 藉以提高發電量。本次運作作品分為主機( 9 片太陽能板) 及子機( 12 片太陽能板) , 並聯 12V 降壓 5V 輸出供手機充電。
得獎學生 臺北市立敦化國民中學/ 蘇冠宇、陳杰、楊沛綸、昌宥圻
指導老師 臺北市立敦化國民中學/ 任建安、陳郁涵
本作品是由 3D 列印機製作水輪機模型,利用微小水流衝擊使其轉動,帶動發電機模組, 產生電能。製作不同的水輪模型外觀與大小, 並搭配齒輪與鍊條帶動發電機, 找出適合的發電方式。
得獎學生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 丁丞妤、王妤甄、溫妤姍 熊偉愛
指導老師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 陳玫君
本影片以兩座城市之空氣品質做對比, 並以A 城市有使用生質柴油帶入本次主題, 影片裡呈現出使用生質柴油之優缺點, 並以動畫呈現出生質柴油之製作過程, 使大家更了解使用此油之利弊。並希望透過這次作品引導大眾重視空汙及環境的保護, 使民眾會更願意使用生質柴油。
蘇美惠 博士 慈濟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系
【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 擷取自慈濟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 蘇美惠 博士【再生能源與循環經濟】講座內容
陳維新 教授 / 國立成功大學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為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陳維新 特聘教授所錄製的【國際氫能現況與氫氣製造】,各位知道氫氣的顏色所代表的含意是甚麼嗎? 讓我們一同了解吧!
「永續」強調能源使用需結合「永續環保」的思維與行動; 「跨域」指培育具系統整合能力跨域能源人才, 並建立橫跨理工、商管、人文社科院系的協作中心跨域學習平台。
發行單位:能源教育資源總中心 指導單位:永續能源跨域應用人才培育計畫 連絡電話:06-2369040分機9 地址:70101台南市大學路1號 國立成功大學自強校區儀器設備大樓8樓815C室 Email:learnenergy.tw@gmail.com 下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