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A A A

【永續.跨域.能源學習電子報】2025年10月號

2025 10月號

分享電子報

近期活動宣傳
【2025零碳燃料燃燒工作坊】請點擊至活動頁面報名
10月30日(四)| 成大「未來館」| 京都大 Jun Hayashi 教授、東北大 Hisashi Nakamura 教授演講 X 氫與氨燃燒產業案例分享 X 成大「零碳燃燒實驗設施」技術參訪
閱讀更多
近期活動宣傳
【115年淨零永續能源跨域應用人才培育聯盟計畫徵件說明會】
本部訂於114年10月9日(四)上午9時舉辦徵件說明會,地點: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2樓貝塔廳,歡迎相關學校及系所教師報名參加。
閱讀更多
能源新視界
能源新視界【國小】【國中】數位教材上線嘍
中小學永續能源影音教材開發團隊
由能源教育資源總中心與中小學永續能源影音教材開發團隊合作的能源新視界數位教材上線嘍! 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國小或國中版本教材,透過影片輕鬆學習能源知識。
閱讀更多
潔能講堂
永續能源跨域應用動手做課程
江允智主任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講師:江允智 主任/永續能源跨域應用動手做課程 活動現場為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江允智 主任於2024年05月18日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永續能源跨域應用動手做課程】演講內容
閱讀更多
專家專欄
讓機器人像動物一樣耐力十足:儲能技術的新挑戰
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
/ 陳明瑋、王鐸諭、林鐸軒、鄭英碩、
黃朝偉
在自然界中,動物能持續奔跑、游泳或飛行,靠的是極為高效的能量儲存與轉換機制。人類若要打造能真正陪伴、協助,甚至取代我們完成艱難任務的機器人,能否賦予它們「動物般的耐力」就成為關鍵。
閱讀更多
獲獎實作分享
2024臺灣能實作競賽 大專淨零排放組 佳作
無人機在森林樹木碳盤查應用
得獎學生
國立宜蘭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王致皓、余依庭、葉展誌、蔣廷偉
指導老師
國立宜蘭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吳德豐、彭世興 老師
為解決傳統人力測量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本作品將3D 光達系統整合至無人機,並搭載單板電腦,透過4G 無線網路傳輸即時回傳無人機所拍攝的影像至自行開發的「森林碳匯系統」GUI 介面。在此GUI 中,可即時進行數據處理與碳匯計算。
閱讀更多
獲獎實作分享
2024臺灣能實作競賽 大專淨零排放組 佳作
綠色蛋白質-綠色能源整合黑水虻去化廚餘應用

得獎學生
慈濟大學 經營管理系 / 鄧翰升、 陳蔚陽、 吳宛蔚
慈濟大學 資訊科技與管理系 / 謝武昇
指導老師
慈濟大學 經營管理系 / 蘇美惠 老師
慈濟大學 / 張文曲 老師
循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錢柏綸 老師
「綠色蛋白質- 綠色能源整合黑水虻去化廚餘應用」透過創新的綠色科技解決廚餘問題,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根據聯合國資料全球約8~10% 的溫室氣體排放源自於廚餘,台灣每年產生約135 萬公噸的廚餘,傳統焚燒及掩埋處理雖然解決了廢棄物問題,但卻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同時浪費潛在的再生資源。
閱讀更多
獲獎實作分享
2024臺灣能實作競賽 大專淨零排放組 佳作
綠 GO-走綠生活

得獎學生
中國醫藥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 黃家瑜
中國醫藥大學 藥學系 / 吳岱芳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 陳詩妮

指導老師
中國醫藥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 張葦君 老師

目前市面上的App 僅專注在提供大眾運輸即時資訊或個人減碳量計算,而 Green Go 立志於結合台灣人的交通習慣與大眾運輸資訊進行整合,並計算出減碳量,以利達到2050 淨零排放之願景。

閱讀更多
潔能x創藝

2024年臺灣能實作競賽 - 高中職短片創作組 佳作

碳碳危“跡”

得獎學生
國立玉井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電子科 / 王昱翔、陳諶融

指導老師
國立玉井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電子科 / 吳勝福

透過綠蔭王國的故事,探討現實環境問題,藉由福氣熊和可愛的小伙伴的歷險故事,宣導永續能源概念。

閱讀更多
能源小常識
【3分鐘學能源】氫能車的發展方向

蕭述三 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

【氫能車的發展方向】擷取自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蕭述三 教授 【氫能是未來的能源明星嗎?】演講內容。
閱讀更多
最新消息

【活動宣傳】10月30日「2025零碳燃料燃燒工作坊」歡迎報名

閱讀更多

【【活動宣傳】「115年淨零永續能源跨域應用人才培育聯盟計畫徵件說明會」歡迎報名

閱讀更多

【教材】線上Quiz上架了,快來挑戰自己的能源知識儲備量吧!

閱讀更多

【教材】線上密室逃脫-源力覺醒2.0,歡迎各位體驗!

閱讀更多

【教材】點我看能源教育與數位學習資源!

閱讀更多

【影片】3分鐘影片帶你學會能源小常識!

閱讀更多

【延伸學習】點我看最新能源剪報

閱讀更多

【徵稿】成為能源教育的推手–「永續•跨域•能源學習電子報」

閱讀更多
alt_text

「永續」強調能源使用需結合「永續環保」的思維與行動;
「跨域」指培育具系統整合能力跨域能源人才,
並建立橫跨理工、商管、人文社科院系的協作中心跨域學習平台。

發行單位:能源教育資源總中心   指導單位:永續能源跨域應用人才培育計畫
連絡電話:06-2369040分機9
地址:70101台南市大學路1號 國立成功大學自強校區儀器設備大樓8樓815C室
Email:learnenergy.tw@gmail.com
下載PDF

能源小靈通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