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實作分享

A A A

綠色蛋白質- 綠色能源整合黑水虻去化廚餘應用

2024臺灣能實作競賽 大專淨零排放組 佳作

 

 鄧翰升、 陳蔚陽、 吳宛蔚

慈濟大學 經營管理系

 謝武昇 

慈濟大學 資訊科技與管理系

 

指導老師

蘇美惠 老師

慈濟大學 經營管理系

張文曲 老師

慈濟大學

錢柏綸 老師

循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作品運作說明

「綠色蛋白質- 綠色能源整合黑水虻去化廚餘應用」透過創新的綠色科技解決廚餘問題,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根據聯合國資料全球約8~10% 的溫室氣體排放源自於廚餘,台灣每年產生約135 萬公噸的廚餘,傳統焚燒及掩埋處理雖然解決了廢棄物問題,但卻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同時浪費潛在的再生資源。我們的提案將綠色能源整合黑水虻應用於廚餘處理,利用其高效分解特性來加速廚餘轉化過程,同時減少碳排放,將廚餘變身高經濟的蛋白質飼料。

■ 創意特色說明

提案著眼於黑水虻高效分解廚餘特性,並結合太陽能乾燥技術以及養殖過程導入IoT 溫濕度感測系統,將廚餘轉化為高價值的蛋白質。因此,將品牌命名為「FLYEON」,結合FLY ( 黑水虻) 與EON( 長遠承諾),象徵毅力和堅持,代表黑水虻不挑食、能適應任何環境。此循環處理模式不僅有效減少傳統廚餘處理對環境的碳排放,還將廚餘轉化為高價值的蛋白質飼料,並透過太陽熱能乾燥黑水虻前蛹,實現能源、經濟與環境的3E 效益,致力永續發展。

■ 發展潛能說明

學校與休閒農場等場域具備廚餘已經集中的特性,不需至各地去收集廚餘,建議可優先推動;推估當全台該場域覆蓋率達50%,每年可去化12.4萬公噸廚餘( 約占全台廚餘9%),節省1,848 萬度電,同時,減少20,291~78,402 公噸CO2 排放,創造32 億~103.1 億元總體經濟效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