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實作分享

A A A

綠GO - 走綠生活

2024臺灣能實作競賽 大專淨零排放組 佳作

 

 黃家瑜

中國醫藥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吳岱芳

中國醫藥大學 藥學系

 陳詩妮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指導老師

張葦君 老師

中國醫藥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 作品運作說明

根據經濟部能源署的報告,台灣在運輸部門的直接碳排相較於2021 年,2022 年的碳排量增加了2.33%,達到近3,470 萬噸。在交通部門中,以公路運輸佔碳排放量的大宗。台灣六都旅次主運具之公眾運輸市佔率,除北北基生活圈外,其餘的四都都在10% 以下,相較於鄰近的已開發國家都在8 成以上( 日本東京87%、新加坡88%),可見台灣在公眾交通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目前市面上的App 僅專注在提供大眾運輸即時資訊或個人減碳量計算,而 Green Go 立志於結合台灣人的交通習慣與大眾運輸資訊進行整合,並計算出減碳量,以利達到2050 淨零排放之願景。

■ 創意特色說明

運作方式:與共享汽機車企業合作,計算民眾騎乘的公里數,提供民眾「綠扣」。通過與商家合作,可在合作商家使用綠扣點數及商家提供折價券的方式,吸引大眾使用共享汽機車。此外,提供特殊獎品來做到吸引更多民眾下載Green Go 的同時,也能幫助商家引流,使商家願意參與合作。

成效及效益方面:預期在程式開發後三年內,將台中地區之公眾運輸市占率提升至15%,減碳量可達三萬公噸。

 

■ 發展潛能說明

提案可行性:
1. 商家合作方面:幫助商家引流,Green Go 的目標客群為通勤族、遊客及出差族群,超商方面透過程式與工業園區公司的合作,可以大幅增加通勤族去購物的機會。而合作的旅館可以因為程式,吸引更多遊客及出差洽公族群前往住宿。
2. 企業合作方面:透過簽署合約,企業每年提供固定資金,而Green Go 則提供員工可額外獲得的點數。透過這份合約,程式可吸引更多使用人員及獲得資金支援,而企業可收穫正面的形象及減少企業交通碳足跡。
3. 使用的誘因:民眾可透過騎乘共享汽機車的里程數兌換綠扣點數,綠扣可以折抵消費。透過民眾可以在生活中真正使用到的獎品及可折抵消費的點數吸引更多人使用Green Go 。


未來發展:
1. 能做到整合公共交通即時資訊,如高鐵、台鐵及公車等等,提高便利性使大眾有更高的意願搭乘大眾運輸。最後,希望可以延伸到飛機,讓外國友人在台灣的行程中,能共同落實低碳交通。
2. 從中部開始向外推廣,希望最後能做到全民參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