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2月號
分享電子報
能源素養該怎麼教?能源素養就醬教!! 在本單元中將會集合所有可以動手實作的活動,以及可用於團體教學的活動課程,包含生動活潑的影片、設計精良的簡報,可用來搭配教學。覺得能源課程艱澀難懂嗎?歡迎參考能源素養就醬教單元,讓我們一起養成能源素養!!
閱讀更多
胡毅 教授 大同大學
微電網(Micro-Grid)是由分散式電源、儲能裝置、能量轉換裝置、負載、監控和保護裝置等組成的小型發配電系統。相對傳統大電網的概念,微電網是指多個分散式電源及其相關負載依照一定收集與分配的架構組成的網絡,然後併聯至常規電網。目前電網之中以分散式發電具有能效高、污染小、可靠性高、安裝地點靈活等優點。利用微型電網則能夠提供高效、穩定供電的一個重要手段,並且是提升再生能源占比的最佳途徑。
卓昀劭 助理研究員 大葉大學產學中心
台灣太陽能廠在轉型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有一定優勢,在元件結構中佔半數皆為相似機台,主要機台只差別在於透明導電膜沉積機台,因此國內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廠轉型為高效率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廠並且達模組量產化可行性高,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採用能隙不同的非晶矽與單晶矽異質接合,光譜分佈廣增加光利用率,因此能得到高光電轉換效率。
葉思沂 助理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風力發電機是將空氣在流動過程中的動能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裝置,因此需要有連續流動的空氣才能連續的產生電能,如果將空氣的動能完全轉換成電能,則會在風機周圍產生"空氣堵塞"的現象,反而不利於發電。經由理論計算,風力發電機能夠產生的最大發電效率約為59%,這個理論即稱為貝茲定律(Betz' Law)。
林育安 副教授 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
地熱又稱為「地熱能」,是來自於地球內部、地核所散發出的熱量,並且透過地函的高溫岩漿而傳達到地殼。這種能量來自於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且以熱力的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和地震的能量。高溫的熔岩將附近的地下水加熱,這些加熱了的水最終會滲出地面。運用地熱能最簡單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這些熱源,並抽取其能量。
指導老師 張易純、陳俊彥 老師 基隆私立二信高級中學
得獎學生 王永詮、王亦瑄、黃煒翔、游豐維 基隆私立二信高級中學
我們的作品由一個浮力裝置接上連桿與發電機組合而成,當波浪的動能與浮力將浮體抬起時便獲得了位能,再將位能轉換為推動齒輪的機械能最後透過感應起電轉為電能並儲存。
指導老師 王偉成 副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
得獎學生 方力賢、江妤晴、陳彥中 國立成功大學
PortabineS 是一款專門為登山、露營等戶外活動設計的輕便型風力發電 機,我們的目標是讓人們能隨時取得穩定且乾淨的電力供應。Portabine S方便攜帶、易於組裝的特性,讓每個人都能成為綠色能源的生產者!
指導老師 劉育祈、黃志皓老師 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
得獎學生 基隆市立建德國民中學 陳懷憫 、蔡上祺 基隆市立中正國民中學 許聿圻 基隆市立武崙國民中學 李懿恩
這個設計利用了簡易的物理原理,讓波浪像「滑板小子」溜上斜坡ヽ滑入發電,展現了一氣呵成的順暢。這個設計可以集中波浪能量、提高發電效率。並在沉箱內設計滑坡,讓波浪順暢地滑入ヽ減少水流的衝擊能量耗損。
國立交通大學
得獎學生 吳秉駿、楊致宇、阮永祥 國立交通大學
基於新世代對於穿戴裝置的需求,本研究成功將功能性陶瓷氧化物結合陶瓷白雲母,發展出可彎曲式太陽能電池,將傳統硬度高、可塑性差的陶瓷材料帶入可撓式元件的領域,並藉由陶瓷氧化物的優異特性,開發出效率極佳的太陽能電池,並與電容器做結合,可將轉換之電能快速儲存於背面之電容器。此產品特色為透明及具有可彎曲的特性,將可與新竹過去的玻璃產業,及目前的電子業做整合,創造未來玻璃電子於實際應用的可能性。
指導老師 劉鑑德、周煥銘 教授 崑山科技大學
得獎學生 陳羿安、林柏橋、洪偉銘 、蔡曜名 崑山科技大學
以太陽能直流系統驅動,無二次電壓轉換之能損。人在時,太陽能與電池同時供電給風扇離開時,太陽能發電儲於電池。
國立宜蘭大學
得獎學生 蔡翎璽、張維靖、陳政霖、戴品碩、孫立竑 國立宜蘭大學
中水最大的問題是不能與人體接觸,而雨水的乾淨程度只要非飲用之外,其他是沒有問題的。雨水的問題為供水量不足以穩定讓人使用。因此我們希望能經過特定比例的調整,將處理過的中水與處理過的雨水作結合,得以將無法接觸人體的水進而達到可以使用在各種非飲用用途上。
指導老師 王金燦、林育安、郭芳璋 教授 國立宜蘭大學
得獎學生 黃家芸、陳偉銍、朱定恆、黃彥龍、周芓彤、戴樂、劉益如、顏辰蓉 國立宜蘭大學
採用ZigBee(IEEE 802.15.4),並且以SMT32做為控制電路,透過內網聯結裝置、屏除對外紛擾,讓用戶在享受便捷的同時也保有隱私。便宜、省電、操作簡單而功能強大,支援多種網路拓撲方法,能夠蒐集統整生活資訊,為用戶打造量身訂做且可靠的節能政策。
「潔能」意為潔淨能源,具有兩項重要涵義 一者強調能源使用需結合「永續環保」的思維與行動; 再者能源教育需妥適呈現各式能源的正負面效應, 各式能源的淨潔與節約使用,更是台灣能源發展的終極目標。
發行單位:能源教育資源總中心 指導單位:教育部潔能系統整合與應用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 連絡電話:06-2369040分機9 地址:70101台南市大學路1號 國立成功大學自強校區儀器設備大樓8樓815C室 Email:learnenergy.tw@gmail.com 下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