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專欄

A A A

花蓮地區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疑慮

台灣具有發展太陽能的條件,經濟部能源局為了達到普及化設置,推動「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規劃於2030年推廣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設置容量達到3,100 MW。2012年12月28日公告發布「經濟部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競標作業要點」放寬地方政府出租所屬建物屋頂免競標(單一年度累計核可3 MW以內),針對有意推動太陽光電之地方政府,經濟部規劃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其推廣作業經費,有效整合在地資源共同推廣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在各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時機點,花蓮地區卻顯得猶疑不前,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官員認為(1) 花蓮地區的日照條件不好? (2) 花蓮地區多颱風多地震太陽能板易損壞?其實這些疑慮與事實是有落差。

 

因台灣地區北、中、南日照條件不同,每地區之系統發電量也有所不同,能源局針對補助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之各縣市2011年回報發電量平均值的統計,花蓮於2011年回報發電量平均值為各縣市中最低,花蓮與基隆(雨都)成為台灣兩個太陽能發電效率最差的縣市,每天發電時數(E.S.H) 僅2.38小時,此數據確實令人感到訝異,此數據的來源應該是來自花蓮的「陽光電城」發電效率的回報資料,而花蓮的「陽光電城」本來就是一個缺乏有效管理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經能源局公佈此統計數據,導致花蓮縣被評估為設置太陽能裝置潛力和產生的經濟效益較低,造成太陽能發電系統無法普及於該地區。

 

其實這些數據與事實是有落差,依國立東華大學近三年的監測研究,在國立東華大學理工二館的屋頂進行長時間耐候實驗,在此架設天氣站做長期戶外天氣監控及耐震試驗,以此瞭解花蓮地區之太陽能板長期在戶外設置使用之壽命是否會明顯影響。經過長達3年多的研究指出,結果都並未對太陽能模組造成影響(此監控測試持續進行),而針對評估該地區是否適合架設太陽能板的指標來看,花蓮地區近兩年的等效日照時數 (E.S.H)均達到3.2小時以上(E.S.H.值在3 hrs以上是適合裝置太陽能發電系統) , 是適合發展太陽能發電的地區。

 

另在監控長期放置戶外的太陽能系統的特性方面,針對2013年在花蓮地區的颱風與地震的影響我們亦做些分析,在中央氣象局發佈的颱風有7次,其中有兩次為強烈颱風即蘇力(Soulik) (7/11~7/13) 與天兔(Usagi) (9/19~9/22) ,其最大風速達51 m/sec及55 m/sec以上,在此兩次颱風過後我們均有對置於户外的太陽能電池模組進行I-V曲線量測,發現特性並無受影響。另外2013年在花蓮地區亦有近百次有感地震,其中較大的一次在11月分有將近六級的地震,過後我們均有對置於户外的太陽能電池模組進行I-V曲線量測,亦發現特性並無受影響。經這3年多經歷大颱風與地震,太陽能電池的監測數據並無大影響。總之,花蓮地區位居北迴歸線附近,終年日照率充足,評估認為是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潛力高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