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程度
居住地區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於104年7月23日完成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氣象觀測塔,為我國發展再生能源之離岸風電產業跨出第一步。該觀測塔為福海風力發電公司位於彰化福海風⋯
當代社會學巨擘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 以「政治匯流」(political convergence)作為氣候變遷政治學的基本概念之一。政治匯流指的是國家處理氣候變遷或⋯
離岸風電為影響台灣未來整體能源方向的重大政策,逢甲大學為中部地區之完整綜合大學並擁有廣大校友、近鄰台中港且位處南北兩大離岸風場之間,因此對於離岸風電⋯
人類在數百年前就已經知道可以透過風車、利用風力來驅動水車灌溉,而時至近代,風能的發電潛力更是受到重視,儼然成為世界各國投入發展的重要再生能源。相較於⋯
再生能源趨勢發展近二十年的演進快速且發電量佔比大幅提高,在台灣的各種再生能源技術應用在近二年又以離岸風電最引人注目,離岸風電在台灣西部海岸以區塊開發⋯
離岸風力發電開發案籌設許可審查過程中所涉機關眾多,包括內政部、交通部、財政部、國防部、農業委員會等。各家開發業者須個別針對不同審議許可進行個案申請,⋯
風力發電機的功率正比於葉片掃掠面積與風速的立方。通常,風速會隨著高度增加而增加,越高大的風機有越高的發電效率。
離岸風電將在台灣西部海岸以區塊開發大規模地進行開發。由離岸電網負責電能匯集與輸出,此時電網穩定度將大幅影響整體發電效能,因此離岸電網在整個開發案將扮⋯
低碳能源通常是能量密度相對低、技術相對不成熟、成本相對高的再生能源,與過去人類長時間採用化石燃料所發展出來的既存技術相比,這些新能源技術在市場上可說⋯
Wind power is a commercially proven, rapidly growing form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that provides clean, renewable, and cost-effective electricity ar⋯
本期電子報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航太系陳盈如教授介紹Betz Limit-The Maximum Efficiency for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
2018臺灣能-潔能科技創意實作競賽 國中組 佳作
2018臺灣能-潔能科技創意實作競賽 高中職實作組 佳作
逢甲大學執行「教育部潔能系統整合與應用人才培育計畫中彰投推動中心計畫」,於9月27日舉辦期末聯合成果展暨「生質能魔法園區」揭牌典禮,其中「生質能魔法園區⋯
本期電子報邀請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吳世國資深研究員介紹「淺談工業廢熱回收」,由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林彥廷副研究員介紹「風能於建築節⋯
建築節能的核心技術為提高建築能源之使用效率,其核心亦可區分為主動式與被動式節能技術。由於台灣位處於亞熱帶與熱帶季風氣候,且依照國土面積計算,於世界人⋯
政府為達成能源轉型的目標,已確立讓再生能源占比在未來七年中大幅提升的政策目標,並以風力與太陽光電來扮演重要的供電角色,其間歇與不可預測的特性將會對台⋯
本期電子報轉載由中技社能源暨產業研究中心王釿鋊主任、劉致峻研究員介紹之「電力系統運轉與再生能源併網的影響」,並邀請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江允智副教授介⋯
本作品可裝設在家庭、學校或其他公共場所,裝設地點相當廣泛。所儲存的電能可當小家電或低功率3C產品的電源,至於雨水除了發電外,也能當清潔、灌溉等用水。若⋯
離岸風場較陸域風場更具有優質之風力來源,包含更高的平均風速及較低的紊流,但是離岸風機需面對比陸域風機更嚴苛的環境狀況,位於亞熱帶的台灣多颱風、地震頻⋯
本基地以多元能源整合運用為教研與示範主題,設置有「零碳排綠色氫加氣站」、「諧能(Synergy)展示場域」與「綠能創客基地」,作為常設性教學、示範及推廣基地;⋯
本基地是以東西向為長軸以及南北向為短軸建置的綠能屋,具有太陽能及風能兩大創能模組,產生的電力經由儲能模組進行儲存,並以智慧電力系統進行綠電、市電,以⋯
改善風力發電產電不穩定的問題,同時讓風力發電機不只使用自然風的發電,並使用室外機排風來發電,在兩種發電來源下達到雙管齊下的作用,解決發電不穩定問題,⋯
每一種發電方式的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量計算,包跨了設備建造、能源採集與設施運行等方面,因此即使是再生能源如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其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量⋯
隨著都會區的經濟發展及人口匯集,為容納大量人口居住,建築物在主要都市呈輻射狀構成密集的區域,然而,建築物密度於土地利用上終究會達到飽和,因此許多都會⋯
就在2019年10月,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外海,離岸距離:2 ~ 6 km公里,覆蓋面積:10.27平方公里,安裝水深:15 ~ 30 公尺,總裝置容量:128 MW,風機數量:Siemens ⋯
本產品全部皆為環保回收再利用物品重新製作組裝,利用簡易家用型機械即可自行完成,其外觀也可再其美化,成為景觀造景一部分。
太陽與風力均為無污染的綠色能源,我們可利用貨櫃屋價格低廉,移動方便之特性,安裝上小型風力機以及太陽能發電板,並且依據安裝地點調整風力機、太陽能板的安⋯
本期電子報邀請正修科技大學林聖倫教授介紹「整合環境挑戰之塑膠廢棄物彈性能源化思維」,大葉大學工學院吳鴻筠 助理教授介紹「海洋風電-台灣首座離岸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機的轉動分成”升力型”與”阻力型”兩種,這裡圖示了升力型風力發電機的轉動原理。風力發電機葉片的剖面形狀是類似機翼剖面那般一側較為凸起、一側較為平⋯
本期電子報邀請大葉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吳建一 副教授介紹「微藻類生質能之發展可行性」,崑山科技大學綠能科技研究中心林俊良 副教授、崑山科技大學電⋯
PortabineS 是一款專門為登山、露營等戶外活動設計的輕便型風力發電機,我們的目標是讓人們能隨時取得穩定且乾淨的電力供應。Portabine S方便攜帶、易於組裝的⋯
目前市面上之小型風力渦輪機(以下簡稱風力機)於低風速的情況下發電效果並不理想,為有效提升風機低風速下的風力機集能效率,本作品採用大葉片面積葉片,並且搭⋯
風力發電機是將空氣在流動過程中的動能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裝置,因此需要有連續流動的空氣才能連續的產生電能,如果將空氣的動能完全轉換成電能,則會在風機⋯
本期電子報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王偉成 副教授介紹「淺談航空替代燃油」;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吳錦貞 資深研究員介紹「儲能發展未來挑戰與應用契⋯
此作品特色在於不管是風或水即可適用於此作品,改善了發電機的發電功率不佳與容易受地形限制等。
小風機的優點為取自天然的風能轉變為電能,和台灣在陸域與離岸的大型風機都是國外廠商的產品不同,在台灣有國產廠商製造水平軸和垂直軸小風機小風機,技術層面⋯
本期電子報邀請明道大學材料與能源工程學系 徐力行兼任副教授撰寫「先導型綠色能源電力系統建置與驗證」;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所 陳相欣博士生介紹「廢棄⋯
為有效提升小風機低風速下的集能效率,本文介紹中原大學師生利用該校機械系內的風洞和模擬軟體開發的新型小風機葉片,也連帶說明中原大學投入風力發電的相關議⋯
集線軸與齒輪的結合,使波浪無論上升或下降,皆能以同一方向進行轉動,提供更好的發電效率。此外在未來也可以在動力輸出軸加上飛輪的設計,使輸出電力更加穩定。
明道大學以「綠能、有機、健康」為發展方向,學校將綠色能源應用於農業的思維下,以「能源研究中心」、「太陽光電研究中心」之研發成果,結合學校有機農場、果⋯
我國能源資源匱乏,政府致力於能源政策之調整,由公部門與民間一起合作再生能源開發與教育推廣,自民國108年起,經濟部為擴大民間多元參與並推動我國再生能源發⋯
根據國際離岸風電工程顧問機構4C Offshore的統計,臺灣西部海域評定為「全世界最優良的海上風場」。經濟部採「先淺海、後深海」開發模式,以「先示範、次潛力、⋯
【陸域風力與離岸風力】擷取自台灣電力公司再生能源處陳一成處長【台電之再生能源開發現況及未來規劃】演講內容。
本期電子報邀請正修科技大學陳珊玫 助理教授撰寫「綠能救災-智慧微電網技術在屏東」;台電公司再生能源處劉德順 課長等介紹「離岸風電近期發展」。另外還有國⋯
本發電機可透過控制質量、振動桿長度、振動體直徑等參數,決定我們所需要振動的風速區間,且與其相比,本發電機佔地小、成本低、啟動風速低等優勢。與市面葉片⋯
【我國離岸風電躉購機制】擷取自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王珮蓉工程師【臺灣離岸風電政策推動現況與未來發展】演講內容。
台灣因受自然環境限制,加上農村人口老化及外移,農業生產成本增高。因應2021智慧農業新紀元,彰化明道大學長期投入綠能及永續農業的研發,智慧科學院跨領域結⋯
本文將介紹Global Wind Organisation全球風能組織於2012年發布的基本安全培訓 (BST - Basic Safety Training)標準及基本技術培訓 (BTT - Basic Technical Train⋯
本文從工安觀念、實際建置經驗等面向探討台灣離岸風電發展的挑戰,可作為發展離岸風電發展借鏡之用。
本作品收集少量散失的風能轉換成電能,增加額外的發電途徑並應用於民生用電上。減少對於來自發電廠的需求。
本組透過白努利定律研發出一種改變風速的方法,可以提升目前風力發電機的發電效率。
本作品運用風的力量帶動裙襬搖搖的集風桿,讓發電機搖擺部位產生傾斜震盪,集風桿磁鐵跟線圈上的磁鐵互相反斥,上半部磁鐵做上下移動,下半部磁鐵將上半部磁鐵⋯
本期電子報邀請大葉大學吳鴻筠 教授撰寫「風場工程師必備的GWO國際證照」;Kevin Chang等介紹「淺談離岸風電的現實面與未來展望」。
澎高屏推動中心於108年與中小學能源教育資源中心合作開發出一套關於本地潔淨能源相關之桌遊教具-「與能同行」,本能源桌遊以八個領域:太陽能、風力、地熱、生⋯
能源自主與環境永續是台灣目前經濟發展的最大挑戰,利用台灣地理上的先天優勢-優良離岸風場,將是解決以上問題的重要利器。台灣海峽具有全世界最優良的風場,離⋯
1.再生能源併連技術要點 2.電力品質衝擊 3.再生能源併網調度運轉之衝擊 4.再生能源發展與智慧電網整合應用
1.風力發電概論 2.風力發電系統規劃與設計 3.風力發電機組實功與虛功補償控制 4.風力發電場併網控制 5.風力發電機組自動啟動控制 6.DFIG與PMSG發電機組控⋯
離岸風電VR學習工具操作影片,可作為教師上課講解使用之教材。
【風持電翅-轉出新未來】 能資中心離岸風電VR學習工具
想了解臺灣離岸風電目前的現況?未來又有哪些進程跟效益? 想了解台灣生質能源的現況與展望嗎?各項發展的技術又有哪些?活動現場為工業技術研究院 綠能與環境⋯
活動現場為能源科技研究中心環境教育專員-韓長龍 專案經理於2019年4月30日在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之演講
活動現場為 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 吳毓庭教授於2019年10月1日(二) 在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建工校區演講
活動現場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事資訊科技系 蔡原祥 教授於2019年11月22日在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所舉辦之臺灣「能」! 潔能系列論壇之演講。
活動現場為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 詹羑律 專員,於2019年11月22日在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所舉辦之臺灣「能」! 潔能系列論壇之演講。
活動現場為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 蔡嘉陽 博士於2019年11月22日在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所舉辦之臺灣「能」! 潔能系列論壇之演講。
活動現場為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王珮蓉 工程師於2020年3月24日在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所舉辦之臺灣「能」! 潔能系列講座之演講。
活動現場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李雄略 常務理事於2020年6月2日在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所舉辦之臺灣「能」! 潔能系列講座之演講。
活動現場為2020臺灣能潔能科技創意實作競賽中區訓練營所舉辦之專題演講。 由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詹羑律 專員於2020年6月7日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講。
Build A Wind Turbine動手做風力發電機 本教學影片根據「2019國際能源教育工作坊」教材編輯而成。
臺灣能源通識為一系列影片課程,其內容包含了"全球能源發展歷史"、"化石能源利用及其衍生議題"、"全球能源利用發展趨勢"、"臺灣能源利用發展趨勢"、"化石能源利⋯
由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吳志勇副教授詳細解說,帶你了解柏努利定律。
由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吳志勇副教授詳細解說,帶你了解何為阻力係數。
準備好寶特瓶、水和尺,一起來做柏努利定律的實驗吧!
準備好鋁罐,一起來了解柏努利定律吧!
廢紙先別丟,只需要兩張小紙條,就可以簡單做柏努利定律實驗喔!
只要有吹風機跟乒乓球,就可以做柏努利定律實驗喔!
原來空氣也有阻力,形狀跟重量會有影響嗎?快來一起了解吧!
快來一起動手做小型降落傘!!
該如何測量液體壓力呢?不要錯過簡單的液壓實驗!
在家裡一起學壓力測重法!
由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吳毓庭教授詳細解說,帶你了解壓力與浮力。
你知道什麼是流線嗎?你知道怎麼觀察流線嗎?一起準備道具來做實驗吧!
由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曾建洲教授詳細解說,帶你學會什麼是勢流流場。
水洞是什麼?可以用來做什麼呢?快點一起來學習吧!
由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葉思沂教授帶你一起學會什麼是水洞。
嘗試過3D列印嗎?那你知道3D列印也能做風洞嗎?不要錯過一起來動手做吧!
由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葉思沂教授教你了解風洞。
學會怎麼觀察層流與紊流了嗎?那一起來學習體積流率怎麼計算吧!
點蚊香驅趕蚊子的時候也可以學習流體力學喔!
什麼是層流呢?一起來觀察學習吧!
由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吳毓庭教授詳細解說,帶你分辨層流與紊流。
【能源局2018/6/22】離岸風電競價今天開標,北陸電力與玉山能源、沃旭等 2 家廠商,共 4 個風場獲選,獲選競價價格為每度 2.2245 元至 2.5481 元,跌破各家業者⋯
英國4C Offshore顧問與市場研究機構針對全球離岸風場平均風速所做的排名,並彙整了各風場開發現況。前50名風場皆位於台灣海峽!
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與經濟部能源局共同建置,以氣象資訊這個源頭開始,有效的結合國內外產官學研單位,以強化與太陽能及風能有關的氣象分析及與報技術為基礎,⋯
經濟部長期致力確保離岸風電開發不致影響鯨豚保育,早在104年7月公告36處潛力場址時,便已先行避開林務局預告「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等既有環境敏感區域,⋯
在2020年(也就是明年),新設大型太陽光電及陸域風力發電廠的成本,將比現有燃煤電廠的運轉成本還低!
【2018年潔能競賽_高中職微電影組金牌】 「一個人不被了解是寂寞,那一段故事不被看見是……THE EDGE」 在影片中我們用了這麼一段開場,想要藉此讓人們看見我們⋯
【2019年潔能競賽_高中職微電影組佳作】潔能科技現今受到國際重視,台灣也跟上腳步,建造出世界第一,並且擁有節能和潔能兩大功能的零碳建築─成大的「綠色魔法⋯
由工研院懂能源團隊林韋廷研究員設計的風機明信片,快點進來一探3D立體影像的奧妙吧!
台灣目前正積極進行能源轉型,而離岸風電發展目前已達第二階段「潛力場址」,遴選+競標共 5.5GW 已分配完畢,預計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則會在 2020 ⋯
綠電邁大步,沃旭能源與台積電正式簽署企業購售電契約,將承購沃旭旗下裝置容量共920MW離岸風場所有發電量,合約為期20年,這也是全球至今規模最大的企業購售電⋯
只要把風機其中一片扇葉塗黑,就能減緩動態模糊,讓鳥類看清楚並及時閃避,尤其猛禽類的白尾海鷗在實驗中完全沒有擊中風機死亡的紀錄!
想把我們知道的潔淨能源知識結合卡通的特性,用詼諧逗趣的方式去呈現給大家看。主要是想讓大家感覺到綠色能源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嚴肅,它的概念其實很單純很簡⋯
「風」如塵埃,輕的無法抓住它那無形的身影,卻始終存在我們身邊。從前「風」只是一種象徵,一種感覺,而如今風卻推動了能源科技的進步,創造了我們日常生活中⋯
★發想緣由 透過與地球公民基金會的訪談,我們發現民眾對綠能的不了解與政策推行的困難性。因此我們選擇以「公民電廠」為背景,結合明華社區的實例,透過劇情的⋯
★創作動機 政府皆有投入大量的資金以及時間發展再生能源;如: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地熱發電,並追求能源政策的核心價值,以促進能源永續發展,⋯
全球重量級外商往臺灣聚攏後,由經濟部開出條件,逐年增列不同類型的「國產化」需求,從水下基礎、海事工程到風機組裝,要求做到不同程度的「臺灣製造」。透過⋯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成為重大挑戰,但即便任務艱鉅,能源轉型仍是必要作為,政府已於2016年公布相關政策,並將「增加綠色能源」與「減少煤炭」列為能源轉型的明確⋯
從前有一個高度開發的地方叫做尬電村,但這個村莊最後因為無止盡的開採能源導致能源耗盡,逐漸退回了原本純樸的傳統部落,而在這時,出現了一位環遊世界的旅行⋯
龔明鑫直言,很多人認為再生能源價格較高,按照政府規畫路徑,未來電費會因此上升,其實「長期來講剛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