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專欄

A A A

如何紮根能源教育?

「節能」、「儲能」、「綠能」是現今社會最大的課題,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能源匱乏的問題已迫在眉睫,除了運用「節能」、「儲能」以減少地球資源耗損的速度,隨著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綠色能源產業正蓬勃發展,以彰化縣為例,目前已在全縣國中小的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未來更打算打造「風力營運中心」,在海岸線設置風力發電機組,期能推動彰化成為綠能大縣。

然而每個學生都能朗朗上口的節約能源,真的深植人心,落實在日常生活了嗎?能源科技教育推動的目的,除了讓學生能認識能源科技相關的課程外,更應該讓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內化為生活習慣,並確實實踐在日常生活之中。為達到這個目的,能源教育推動的方針,還是要由學校教育著手,才能讓能源教育推動的成果最大化。

美國Boston 大學教授瑞安,曾提出5E教學模式來推展品格教育,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學生學生可以實踐所學,因此以5E教學模式套用在學校能源教育之中,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成效:

  1. 解釋(explanation):將能源科技相關理念融入現有課程之中,除介紹科學新知外,更應了解「節能」、「儲能」、「綠能」的意義及可行的方法,除了知識的傳遞,更應使用POE等科學探究方式,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2. 環境(environment):校園中建置節能減碳的軟硬體設備,以增加學生能源科技的接觸機會。以能源教育推動學校為例,田尾國中結合雨水收集系統、太陽能發電系統,打造一個無需外部電源、水源的生態系統、使用LED或省電燈具取代白熾燈泡等作法,都是營造優質的節能環境。
  3. 體驗(experience):除學校能源環境建置,也應發掘學生生活環境中節能與耗能的相關事例,在教學過程中,若能提供學生體驗節能減碳的經驗,有助強化所學概念,內化為生活習慣,本計畫除建置能源教育地圖外,更以能源教育巡迴列車,利用到校巡迴輔導的方式,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實際操作能源科技教具,增加體驗機會進而強化知識內容,達到知行合一。
  4. 榜樣(example):觀察與模仿是社會學習的歷程,學校師長若能以身作則,力行節能減碳生活,可提升學生觀察學習動機。同時,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並非校長、行政或少數幾個老師就能推動,若能結合全校教師,甚至社區及家長,更可增加行動力,進而形塑學校文化,發展學校特色。
  5. 勸勉(exhortation):如同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問題,現行的教育環境中,學生都知道要節能減碳,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因此如何在教育過程中激發學生熱情,由感動進而內化為習慣,是5E教學法中最難達成的一環,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宜善用社會科學議題或與學生生活習習相關的能源議題,吸引學生關注,進而激勵學生良善動機,以田尾為例,學生家庭多數從事花卉園藝,常使用燈泡來延長日照時間,以此為切入點,並提供實際操作機會,有助學生養成好的能源使用習慣。

田尾國中105年首次申辦能源科技推動學校,也許在環境設施,課程規劃未臻完善,但一年的努力之下,已逐漸與學校師生建立共識,也產出幾份能源科技教案,並利用積木教具進行縣內巡迴教學,相信「節能」、「儲能」、「綠能」的種子,已在學生心中紮根,日後將隨著學生成長而長大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