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專欄

A A A

國際天然氣市場的運作機制

劉致峻 研究員

財團法人中技社


天然氣為一種由甲烷作為主要成分的氣態化石燃料,早期是原油開採過程產生的伴生氣 (Associated Gas),由於當時難以適當的儲存和運送,往往被直接燃燒,造成無謂的能源浪費。但隨著技術發展,天然氣已逐漸成為主要初級能源。主要分為管道天然氣 (Pipeline Natural Gas, PNG) 與液化天然氣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前者為透過天然氣管線輸送,盛行於歐洲、北美洲等地區;後者則以液態方式透過船運輸送,盛行於亞太地區。根據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231,2022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796.6 (Billion cubic metres, bcm),占初級能源消費總量的26.73%。

天然氣相比其他化石燃料,具有較低的碳排放係數,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和空氣污染物的生成。加上天然氣用於發電時,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可調度性,可與屬於間歇型的再生能源相互配合,提高電力網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天然氣除了作為能源使用之外,還可以透過轉化技術生產出更高附加價值的石化產品。

隨著全球淨零碳排行動的推動,天然氣在轉型期間扮演主要的橋接角色,提供清潔、可靠、可負擔的能源服務,並與再生能源、核能、碳捕獲利用與封存 (CCUS) 等技術相輔相成。在IEA的「既定政策情境(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TEPS)」下,2030~2050 年全球天然氣供應總量 (含經CCUS處理的天然氣) 維持在150 (Exajoule, EJ) 的水準,約占該時初級能源供應總量的20.27~22.44%;而在其「2050淨零碳排情景 (Net Zero Emissions by 2050 Scenario, NZE)」下,2050年全球天然氣供應總量則將降至41 EJ,約占全球初級能源供應總量的7.71%。

表一、世界天然氣供應量及其占全球初級能源量占比趨勢

Unit: EJ; %

 

2021

2030

2040

2050

既定政策情境

(STEPS)

供應量

146

151

149

150

占比

23.40

22.44

21.05

20.27%

2050淨零碳排情景

(NZE)

供應量

146

113

55

41

占比

23.40

20.14

10.50

7.71

註:天然氣消費總量為未經CCUS處理的天然氣(Unabated NG)與經CCUS處理的天然氣(NG with CCUS)之加總。

資料來源: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22, 作者整理。

天然氣在全球能源市場扮演了如此關鍵的角色,但其內部運作對於許多人來說卻顯得相當複雜。為了解開這個領域的神秘面紗,以下將簡單地介紹一下主要的天然氣市場及其運作機制。

當前天然氣的交易方式主要有三種:長期合約、現貨和期貨交易。在大型、跨國的天然氣交易中,長期合約確保買賣雙方在一定期間內,按照事先約定的價格 (公式) 和數量進行交易,降低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與長期合約相對的是現貨和期貨交易,在某個天然氣基礎設施的樞紐地點,賣家透過即時交易將天然氣直接賣給買家;或通過期貨市場,交易在未來某一時點交付的天然氣。其價格反應了市場在當下與未來的供需狀況,具有較高的市場效率。實務上,前述的三種交易方式可能有所結合。例如我國的中油公司會使用長期合約來確保採購到一定的天然氣量,並透過現貨和期貨交易進行差額買賣,以應對市場價格與國內需求的波動。

而目前全球的天然氣最主要的市場有三,分別是北美、歐洲與亞太地區,各有其運作機制。介紹如下:

北美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地區,根據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22年的北美地區的天然氣消費量達1,099.4 bcm,為歷史新高,約占ㄓ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的27.89%。其中,美國同時身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與生產國,亦為僅次於俄羅斯的天然氣淨出口國2。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Henry Hub是連接美國各大產氣區和消費區的多條天然氣管道的交會點,也是北美地區最重要的天然氣交易樞紐。其交易價格由現貨市場的供需關係決定,並透過區域差價反映了輸送成本。Henry Hub的天然氣價格也是美國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NYMEX) 的天然氣期貨價格標杆 (Benchmark)3,故也被視為整個北美地區及部分LNG的訂價基準。2022年因歐洲減少自俄羅斯進口的PNG,改從美國大幅進口LNG,導致美國國內天然氣的供需緊張,Henry Hub價格一度達到9.85 USD/MMBtu4

歐洲則是全球進口天然氣最多的地區,透過綿密連結各國的天然氣管道網絡,大量地使用天然氣於發電、供暖和工業等用途。歐洲天然氣的進口來源主要為挪威與俄羅斯。因俄烏衝突關係,2022年的消費量從2021年的歷史高點,下降為498.8 bcm。其中,來自俄羅斯的PNG從2021年的高點167 bcm下降為2022年的85.4 bcm,讓挪威以116.8 bcm反超;另外,為了彌平供需缺口,歐洲地區亦大幅增加LNG進口,從2021年的108.2 bcm增加至2022年的170.2 bcm,該增額的三分之二來自於美國。位於荷蘭的TTF (Title Transfer Facility)則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交易樞紐。與Henry Hub類似,TTF也是多條天然氣管道的交匯點,原本係作為荷蘭國內天然氣的交易點,但因為TTF允許虛擬交易,讓買賣雙方可通過轉讓擁有權 (Title) 的方式進行交易,故讓TTF交易量在過去二十年大幅成長,現已成為歐洲最主要的天然氣價格標竿5,6。2022年歐洲各國為了於短時間內增加冬季儲備,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CME) TTF天然氣期貨價格一度於八月底暴漲至339.2 (EUR/MWh) 的歷史高點7,8

亞太地區2022年的天然氣消費達907.1 bcm,約占全球的23.02%。中國 (41.42%)、日本 (11.08%)、韓國 (6.82%)和印度 (6.42%)是亞太地區的四大天然氣消費國,其總和占了亞太地區的三分之二。亞太地區同時也進口了世界最多的LNG,雖然歐洲地區因為俄烏戰爭而大量進口LNG,但2022年亞太地區的進口總額仍占了全球的64.14%。目前大部分的LNG的交易均透過長期合約進行,其價格通常與原油價格掛鉤 (Oil Indexation),再依合約條款進行計算9。但隨著LNG市場的發展,目前亞太地區的LNG市場價格已有朝向與油價脫鉤的趨勢。舉例來說,Platts發布的JKM (Japan Korea Marker),係反映了東亞最主要的幾個LNG進口國 (中、日、韓及台灣) 的LNG供需狀況,已逐漸被視為亞太地區的LNG價格標竿10。2022年,由於全球LNG供不應求,JKM期貨價格在2022年達到了67.918 USD的創紀錄高點11


註解

1.原由BP每年發表的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自2023年6月起,改由Energy Institute發表。

2.https://yearbook.enerdata.net/

3. https://www.investopedia.com/terms/h/henry_hub.asp

4.https://ycharts.com/indicators/henry_hub_natural_gas_spot_price

5.https://www.naturalgasintel.com/ttf/

6.https://www.euronews.com/my-europe/2022/08/30/energy-crisis-how-a-dutch-virtual-market-sets-gas-prices-for-the-whole-of-europe

7.https://tradingeconomics.com/commodity/eu-natural-gas

8.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56759/dutch-ttf-natural-gas-futures

9.https://www.gecf.org/gas-data/natural-gas-market-and-pricing.aspx

10.https://www.spglobal.com/commodityinsights/en/our-methodology/price-assessments/lng/jkm-japan-korea-marker-gas-price-assessments

11.https://www.investing.com/commodities/lng-japan-korea-marker-platts-futures-streaming-chart

 

參考文獻

1.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22.

2.IEA, Gas Market Report.

3.IEA (2022), “How to Avoid Gas Shortag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 2023.”

4.IEA (2022), “Never Too Early to Prepare for Next Winter: Europe’s Gas Balance for 2023-2024.”

5.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22. Revised Version (Nov. 2022).

6.IGU, Global Gas Report 2022.

7.IGU, World LNG Report 2022.

8.Energy Institute,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23.